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第10章 (第一节)语言敏感期(0—6岁)

  当婴儿开始注视大人说话时的口形,并且发出牙牙学语声的时候,就开始了他的语言敏感期。在这个敏感期内,孩子会模仿成人说话,会重复别人的话;会建立概念,把自己的认知感觉与语言匹配起来;也会诅咒,甚至是说脏话,因为他发现这些语言具有强大的力量;当然,他还会同父母说无声的悄悄话,感受语言的魅力;还特别喜欢接电话,把他知道的电话常用语连珠炮似的说完,因为他感受到了机器能说话的魔力……这些都是孩子在语言敏感的正常表现,父母要对此有认知,要注意对孩子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让孩子在语言敏感期多掌握语言,从而为孩子未来的表达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1.模仿:模仿一个词,或一应一答,不断重复(0—2.5岁)

——这不是孩子淘气,不要阻止,要引导孩子模仿更优美、更精确的语言

  1岁多的孩子,在语言方面会模仿周围人说话,父母说什么样的话,只要孩子能模仿,孩子也会说出来。当然,最开始,他只能模仿词汇,还说不出一个完整的长句子来。当孩子发现语言竟然能够与某种事物相配,他就会不断重复。最常见的就是孩子没什么事也喊“妈妈”,喊了还会再喊,究其原因,就是孩子喜欢听到妈妈“哎”的应答声。孩子会在这样的一喊一答中找到乐趣。其实,这不是孩子淘气,所以父母也不要生气。

身边小故事

  故事1:

  星期天中午,一岁零四个月的儿子正坐在客厅的地板上玩耍,妈妈则在厨房做饭。突然,儿子大声叫:“妈妈!”妈妈听到后,“哎”了一声,赶紧从厨房里跑到客厅里,问到:“宝贝儿,怎么了?”儿子看到妈妈,什么也没说,只是冲妈妈傻呵呵地笑了笑。

  看到儿子没什么事,妈妈又赶紧回到厨房继续做饭。两三分钟后,儿子又喊上了:“妈妈!”妈妈赶紧答应:“哎!”接着就又跑到客厅,看儿子是否有什么事。结果,儿子跟刚才一样,冲着妈妈傻呵呵地笑。

  妈妈又回到厨房……就这样反复好几次,这位妈妈有点纳闷:儿子这是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故事2:

  一位母亲曾这样讲述道:

  有一阵子,两岁的女儿每天晚上都要不断地说几个词,像“淘气”、“小坏蛋”、“想吃什么”等等,因为我知道这是孩子敏感期的一种必然表现,所以也没制止他,而是想随她去。

  一天晚上,女儿又在没完没了地说“淘气”、“小坏蛋”等等,都是自言自语,而且一边说,一边还冲着我坏笑。于是,我就问女儿:“你为什么老说这样的话呢?”女儿说:“你说的!”这句话一出来,我一下子意识到了,原来这些话是我在平时说给女儿的。我在对女儿说这些话的时候,有一种幸福感,但这些话确实不太优美。

  当时我就想,谁让她妈妈先说了这些不优美的语言呢?女儿说就说吧!从那以后,我对女儿再说话时,就会注意说一些比较优美的话,像“好宝宝”、“乖”、“真听话”、“真好看”等等。果然,几天后,女儿嘴里的话也换成了这些优美的语言。

敏感期分析

  当1岁多的孩子发现一个词语能与一件事物相匹配时,他就会不断地重复进行这样的匹配。比如,当孩子发现自己喊“妈妈”时,就会有一个“哎”的声音作回应。于是,他就能感受到一种喜悦,从而不断地喊“妈妈”,然后就从“妈妈”、“哎”,“妈妈”、“哎”,“妈妈”、“哎”的一叫一应中连续地感受这种喜悦。其实,这就是孩子语言敏感期的早期表现。

  当然,孩子还会模仿某个词或某些词,这些词或好或坏,但在孩子眼里并没有好坏之分,不过,作为父母,还是尽量在孩子耳边说一些优美的语言。这样,孩子模仿出来的词,也是优美的。

引导小妙招

1.认识孩子的语言模仿的阶段

  刚刚出生的孩子就像一张纯净的白纸,这张白纸将随着孩子的成长而变得五彩斑斓。其实,宝宝早在婴儿时期,就具备了惊人的语言模仿能力。这种模仿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对声音作出反应阶段,二是模仿发音阶段,三是用语言表达思想阶段。父母应该针对这三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对孩子多家引导,从而让孩子的语言模仿能力迅速发展。

  在第一个阶段,尽管孩子听不懂,但父母也应该多与孩子交流,给孩子有声的玩具,孩子就会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第二个阶段,孩子对周围的声音会更加敏感,常常会模仿,这时父母就应该帮孩子练习发音,让他模仿发音,进行模仿语言积累;第三个阶段,孩子可以用语言表达思想,父母除了与孩子多交流,还应该通过模拟自然界的声音来训练孩子的联想力,比如,可以教孩子模拟“哗啦哗啦”的流水声,或是“轰隆轰隆”的打雷声等。关于这些,在本书后面的章节中还会有比较详细的论述。

2.面对喊“妈妈”的孩子不要生气

  前面已经提到,孩子喊“妈妈”只是因为他找到了一应一答的乐趣,就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孩子是处于兴奋和敏感状态中的。当孩子这样喊时,父母应该高兴,因为孩子正在进入语言敏感期。所以,面对这种情形,父母不要生气,更不能去用所谓的“教育”方法去阻止孩子,吓唬孩子,不能以妈妈忙为理由来拒绝对回应孩子。

3.引导孩子模仿更优美的语言

  有时候,孩子模仿的语言并不优美,就像故事2中的那个孩子。这时,作为父母,一定要提起教育的敏感度,千万不能粗暴地干涉孩子的模仿,剥夺他的模仿权利。否则,孩子的语言能力的发展速度将会大大减慢。所以,这个时候,父母应该引导孩子模仿更优美、更有意义的语言。比如,父母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语言,也可以有意识地给孩子读一些优美的句子,从而让孩子自然而然地去除那些不好的语言。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给孩子什么,孩子就会学习什么。当然,父母在孩子耳边说什么,孩子也会模仿什么。所以,当孩子开始模仿某个词时,开始重复某个声音时,父母都应该感到高兴。因为您的辛苦没有白费,孩子正在模仿中……当然,父母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优雅美好的语言模仿的环境,孩子才能成长成一颗“语言”的参天大树。

  

2.匹配:发现所有的事物、人都有称呼,开始将自己的认知感觉与语言匹配起来(2.5—3岁)

——要认同孩子,表扬他,引导他多练习;如果匹配不正确,还要纠正孩子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在两三岁的时候,会发现所有的事物和人都有名字,并建立概念,开始将自己的认知感觉与语言匹配起来。一旦他发现自己能匹配时,他就会非常高兴,就会乐于去做这样的事情。这时,父母要认同孩子,对他的正确匹配要表扬。当然,如果发现孩子的认知与语言匹配得不正确时,父母也要及时对孩子的错误匹配进行纠正。

身边小故事

  故事1:

   小区的绿地上,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正在摆飞机玩,他们的年龄在3岁左右,旁边还有一位年轻的女士,或许是哪位孩子的妈妈吧!

   这时,小男孩对年轻的女士说:“看,我在摆飞机的路。”

   女士问:“是跑道吗?你说的是飞机起飞和降落时的跑道吗?”

   男孩想了一会儿回答道:“不是,是飞机飞行时候的路。”

   女士说:“哦,那是航线呀!”

   男孩立刻接着说:“对,是航线,我说的就是航线!”

   然后,男孩继续给女孩一边摆,一边讲:“你看,这就是飞机的路!”

   女孩问:“你说什么?路?”

   男孩立刻改口说道:“哦,我说的是航线!”

  故事2:

  一位父亲讲过这样一件事:

  有一次,一位好朋友来家里做客。他看到我两岁半的儿子,非常高兴,于是就说了一句话:“叫爸爸,我给你买好吃的。”结果,孩子还真就叫上了:“爸爸!”当然,那位朋友真带着儿子到楼下小卖店,买了儿子爱吃的零食。

  当我儿子第二次见到那位朋友的时候,又主动叫“爸爸”了,弄得那位朋友乐得不行:“哎呀,咱这儿子可太聪明了,一见到我就知道叫‘爸爸’。走,买好吃的去!”

  还有一次,我带儿子参加一个聚会。刚到会场,我的一个朋友迎面走来,这时,儿子一看见他就撒腿跑了过去。朋友把一把就把我的儿子抱了起来,亲了他几下,还用胡子扎他。

  结果,儿子就非常认真地喊了一声:“爸爸!”

  朋友非常吃惊:“不能乱叫,我是叔叔,不是爸爸!”

  儿子也很奇怪地问:“那你为什么长胡子呀?”

  这时,我才想起来,原来我以前也曾经用胡子扎过儿子。所以,这位朋友用胡子扎儿子时,就勾起了儿子的某种记忆。

敏感期分析

一般来说,两三岁的孩子就到了一个学习词汇的敏感期,他会把自己的认知感觉同语言相匹配起来。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而言,他们的认真感觉与匹配能力很强。孩子学习词语,并不是从名称中导出一个概念,而是从概念中导出一个名称。就像故事1中的那个男孩,开始他先用了一个词,很快他就学会了用公共词语或正规词语来表达。

引导小妙招

1.表扬孩子认知感觉与语言匹配的情形

  在生活中,一旦发现孩子的感觉认知与语言能够匹配时,父母应该表扬他,而不应该嫌孩子烦。当孩子在一遍一遍地让自己的认知感觉同语言匹配时,父母应该欣赏孩子,鼓励孩子,给孩子以信任,强化孩子的这种正确认知。

2.引导孩子多去练习

  孩子的认知是需要时间进行反复练习的。所以,当孩子面对某种认知感觉和语言时,作为父母,应该引导孩子多去练习。蒙台梭利曾说:“如果反复进行练习,就会完善儿童的心理感觉过程。”所以,父母必须引导孩子从感觉走向概念,从具体到抽象,再到概念之间的联系。

  蒙台梭利强调失误教学,反复强调要通过情景形成概念。比如,孩子看到一个很好看的容器,他就会反复地摸呀、看呀,这时,父母就应该告诉孩子:“这是瓶子!”让孩子把这个概念同他大脑中的感觉配上对。当父母把瓶子再拿起来让孩子触摸时,孩子感觉到的就是一个很具体的概念。然后,再拿一个印有瓶子图案的广告纸或书,让孩子再看。其实,纸上的瓶子就是一个半具体半抽象的东西,甚至是纯抽象的。这时,如果用文字告诉孩子,这是“瓶子”时,它就成为一个抽象的概念。

  其实,孩子对世界的认识一定能够是从感觉开始,当他不断地触摸、感觉后,他就会对他所感知的事物进行组织、分类、归纳,然后形成一个概念。作为父母,一定要知道这样的一个过程和机会,并让孩子把握好。

3.纠正孩子匹配不正确的情形

  很多时候,孩子的认知感觉都能与语言匹配起来,但有时候也会出现例外。就像故事2中的那个孩子,把“爸爸”的概念给搞混了。从故事中可以看出,在孩子眼里,凡是给他买好吃的、用胡子扎他的男人都是“爸爸”。其实,孩子并不笨,因为他已经在思维。只是,他的概念建立错了。所以,父母应该及时纠正孩子的这种行为,认真提醒他就好,给孩子一个分辨的时间。

  

3.句子表达:对句子表达的意思感兴趣,并重复或模仿他人的话(3—4岁)

——这是孩子语言“高级”重复阶段,不必惊讶,与孩子一起做句子表达的游戏

  孩子三四岁时,就会对句子的表达很感兴趣,而且喜欢模仿别人说话,或者是重复别人的话,而且他会觉得很有意思。这时,父母也不要感到惊讶,更不要以为孩子是淘气,是与父母作对,不听父母的话。其实,孩子已经进入了言“高级”重复的阶段。作为父母,只要与孩子快乐地做这样的句子表达游戏就可以了,这样,就能极大地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而父母也会在其中感受到无穷的乐趣,感受孩子的成长。

身边小故事

  故事1:

  一天早上,妈妈与3岁的儿子诚诚之间有这样一段对话:

  妈妈:诚诚,该起床了!

  诚诚:诚诚,该起床了!

  妈妈:今天早上你想吃什么呀?

  诚诚:今天早上你想吃什么呀?

  妈妈:你这孩子!

  诚诚:你这孩子!

  妈妈:你呀,真淘气!

  诚诚:你呀,真淘气!

  妈妈:你再淘气妈妈就不理你了!

  诚诚:你再淘气妈妈就不理你了!

  ……

  故事2:

  敏敏已经3岁零4个月大了,现在,她经常模仿妈妈说话。这不,母女俩的对话又开始了……

  妈妈:敏敏,我们到外面晒太阳好吗?

  敏敏:敏敏,我们到外面晒太阳好吗?

  妈妈:看,外面还有小朋友呢!

  敏敏:看,外面还有小朋友呢!

  妈妈:走喽,晒太阳去喽!

  敏敏:走喽,晒太阳去喽!

  妈妈:敏敏真乖!

  敏敏:敏敏真乖!

  ……

  妈妈跟敏敏说着,而敏敏也一直重复妈妈的话……

  

  故事3:

  菲菲3岁零9个月大。一天,她拿着零食在小区的绿地上一边吃,一边玩耍。旁边一起玩的一个小男孩要给菲菲要吃的。谁知,菲菲不给,还一本正经地说:“我不愿意给你,你别吃了!”这时,小男孩就要伸手去抢菲菲手里的零食、菲菲大叫一声:哎呀!大事不妙了!快跑!”然后撒腿就跑。

  原来,“大事不妙”这个词,是她刚听过的《白雪公主》里的,她已经学会用了。

  

  故事4:

  3岁的明明最爱吃豆沙糕了,现在,妈妈正在厨房里给明明做呢!明明有点等不及了,一会儿就往厨房跑一趟,还不时地问:“妈妈,什么时候能吃呀!”妈妈说:“别着急,请再等一会儿!”

  不一会儿,明明又来到厨房,表情十分严肃地对妈妈说:“妈妈,我正在‘请等一会儿’呢!能吃的时候你叫我呀!”

  妈妈先是一愣,随后就明白了,笑呵呵地说:“好!”

敏感期分析

   在语言敏感期的这个阶段,孩子就像一个学舌的小鹦鹉一样,别人说什么,他也说什么;别人问他什么,他也不回答,还是重复人家的话。为什么孩子总是重复别人的话呢?实际上,这个时候,孩子已经发现,一句话能表达一个意思,他已经喜欢上表达了,而且,在这个时候,孩子也有能力模仿一句话了。所以,他就开始了这种模仿游戏,而且是乐此不疲地模仿。当然,孩子还会模仿电视上或童话书里的某个人的说话,这也充分表明,孩子已经具备了句子表达的能力。

引导小妙招

1.父母要注意自己的口语表达

  孩子模仿的语言,重复的话几乎都来自于日常生活。他在这一段敏感期内,会模仿口语,练习口语,并感觉语言的音韵,不断地重复语言,在使用的过程中把语言内化。这是孩子学习语言必经的过程。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口语表达,一定不要太随意、随性,要谨慎,要说规范的、准确的、文明的语言,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干净的语言模仿环境。

2.注意用语言来鼓励孩子

  父母可以利用孩子善于模仿重复别人语言的敏感期,用语言来鼓励孩子。比如,对孩子说:“宝宝,你真勇敢!”“孩子,你真棒!”孩子也会重复父母的这些话,而且这些话也会在孩子心中留下印记,他会记住的。在以后的日子里,孩子也会想起这些话来。当孩子遇到什么困难时,也许就是儿时父母对他说的那些鼓励的话,会让他战胜困难。

3.有意识地去让孩子重复一些语言

作为父母,也可以有意识地多与孩子交流,引导孩子重复一些话,以此来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晚饭后可以与孩子说说话,开始的时候,说一些孩子已经会说的话,像“妈妈上班”、“爸爸开车”、“爷爷看电视”、“宝宝上幼儿园”、“老师再见”等,父母每说一句,孩子也会跟着说,而且有时候你会发现孩子还比较兴奋,甚至手舞足蹈,开心大笑等等。这时,父母也可以再教孩子说一些新句子,比如“爸爸打电话——喂喂喂”“路上汽车——笛笛笛”、“鸭子说话——呱呱呱”……这样的带有象声词的话比较有意思,孩子也喜欢重复。当然,如果孩子有说不清楚的,父母也要多重复几次,一定要有耐心。

  

诅咒:发现语言的力量,而最能表现力量的话是诅咒(3—4岁)

——并非孩子学坏了,父母对此不作任何反应,要学会冷处理,也要反省一下自己

  当孩子3—4岁时,他就会慢慢地发现语言具有某种力量,而最能够表现语言力量的话语就是骂人的话,就是粗话,就是诅咒。比如,孩子会冷不丁地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像“我打你”、“大傻瓜”、“你是猪”等等。而且,如果成人对孩子的诅咒反应越强烈,孩子就会越喜欢说这样“有力量”的话,就会没轻没重、没完没了、乐此不疲地使用。

身边小故事

  故事1:

  萌萌满3岁了,在稍微不如意时,她就边哭边大声喊叫:“我打你,我打死你!”然后就挥舞着小拳头示威。不长时间后,她这方面的词汇就变得更多了,比如,她会说:“我捏死你!”“我踢你!”“你是猪!”“混蛋!”等等。总之,就是她知道的“有力量”的词都用上了。

  在这以前,如果萌萌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她就会大哭起来,以此来表示抗议。但是,3岁2个月后,萌萌使用的语言就更加令人惊讶:“我要把你从马桶里冲走!”“我要割下你的脑袋来!”“我要把你撕碎!”“我要把你压成肉饼!”当妈妈听到萌萌说这些话的时候,非常吃惊,她真不知道孩子是怎样把这些粗话记在小脑袋里的。

  现在,萌萌已经4岁了,即使在她很高兴的时候,她也会突然冒出一句诅咒的话。比如,她正在客厅里随着电视音乐翩翩起舞,爸爸妈妈还有爷爷奶奶都在欣赏中。突然,萌萌会停下来,一转身,脸上带着笑意说:“我要把你们都踢出去,踢到对面的楼顶上!”面对突如其来的粗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才好。

  

  故事2:

  一位妈妈正在给3岁的女儿穿袜子,突然,女儿说了一句:“坏妈妈,你弄疼我的脚了!”这位妈妈先是一愣,但马上就意识到孩子已经进入语言的敏感期了。所以,她没有生气,而是非常平静地对女儿说:“袜子穿好了,你自己穿鞋子,然后去洗漱。”

  看到妈妈对她的诅咒没有任何反应,女儿感到很惊奇。不过,她好像还是有点不太甘心,于是继续重复道:“坏妈妈,坏妈妈……”妈妈依旧好像没有听见的样子,忙着手里的活儿。最后,女儿忍不住了,站在妈妈的面前,一本正经地说:“妈妈,我说‘坏妈妈’呢!”

  妈妈还是很平静:“妈妈听见了,现在该吃早饭了,走,我们去吃早饭!”看到妈妈一直没有什么反应,女儿觉得这个游戏很不好玩,于是就放弃了。

  不过,女儿有时还是会在其他人身上玩这个游戏,比如对爸爸说:“臭爸爸!”对爷爷说:“坏老头爷爷!”对奶奶说:“笨老太太奶奶!”

  这位妈妈非常有心,她为了帮女儿度过这个敏感期,就与全家人达成一致意见,无论女儿怎样诅咒,说多么难听的话,全家人都不作任何回应。不到两个月,女儿真感觉这个游戏没有什么意思,于是就把这个游戏彻底放弃了。

敏感期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发现一句话能够表达一种意思,这个发现也会令他喜悦不已,于是他又会不断地重复说这句话。其实,这时候,孩子已经渐渐发现了语言的力量。很快,他又会发现某种语言会更有力量,这种语言会像一把剑一样把别人刺伤,会让人大发雷霆,会让人伤心落泪,这些语言就是诅咒的话,就是成人所认为的粗话……实际上,孩子讲粗话或诅咒的敏感期这时候就已经到来了。

引导小妙招

1.认识到孩子并不是在学坏

  面对讲诅咒语言的孩子,很多父母都非常敏感,认为孩子讲这些话是在学坏。其实,当孩子讲粗话或者是说一些诅咒的话时,可能并不明白这些话的含义,只是看着别人高兴或不高兴的时候这么说,他也就学着说了。这只不过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或是宣示自己的个性而已,而不管别人的反应是好还是坏。

2.对孩子的诅咒默然以对,冷处理

  很多孩子之所以以说脏话为乐,就是因为父母对此表示过震惊和惊慌,甚至还威胁他说,如果继续说脏话,将如何去惩罚他。其实,这样做反而适得其反。孩子可能会想:“哈,这可真是一个惹他们注意的好方法。真有趣!”“我找到战胜爸爸妈妈的办法了!”可见,面对孩子的诅咒,父母如果作出比较过激的反应,对孩子反而是一种刺激,他就会更加感受到诅咒语言的神奇力量,就会更喜欢去说这样的话。

  所以,父母不用把这种情形视为洪水猛兽,也不要强行地去制止孩子的“恶劣”行为,更不用对孩子大发脾气、动手打孩子。父母对此如果不予理睬,不急着纠正,而是继续做手边的事情,可能就不会产生孩子预期的效果了。就像上面的故事2,父母越是不当回事,孩子就越是感到索然无味,就会觉得很没趣。也许几个月后,孩子的这种“有力量”的语言就会悄无声息地离他而去了。

  正如一位教育家所指出的,实际上,出于语言敏感期的孩子对效果强的语言是很敏感的。所以,很多骂人的语言被这个时期的孩子使用,就是因为成人的反应太过强列。如果成人没有反应,儿童就不感兴趣了,所以父母不妨一试。

3.找一下脏话的源头

  孩子讲粗话,一定是从哪里学到的。比如,孩子可能是跟父母、其他小朋友、其他成人、电视等学会的。所以,要尽量从源头上予以隔绝,让孩子减少讲粗话的机会。比如,当他人无意在孩子面前说出脏话时,父母最好提醒他们,不要在孩子面前说出不雅的话。当然,父母也要以身作则,反省自己是否当着孩子的面讲过粗话,如果讲过,一定要立即改正。

  

5.悄悄话:孩子语言敏感期的特殊表现(3—4岁)

——孩子用无声的悄悄话感受语言魅力,配合孩子,与孩子一起想象

  还是在三四岁的年龄,孩子会经常与爸爸妈妈说“悄悄话”,这种“悄悄话”可真是够“悄悄”的,因为它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只是孩子的嘴巴在动,根本就没有话说出来。而且,孩子还一本正经地问:“你听懂了吗?”如果你说“没听懂”,孩子还会继续来说这种“悄悄话”,直到你“听懂了”为止。其实,这时候,孩子正在感受语言的魅力。作为父母,一定要配合孩子,与孩子一起想象就好。

身边小故事

  一位妈妈发现,最近她3岁多的女儿突然变得非常爱讲悄悄话了,一会儿趴在爸爸耳边说一阵,一会儿趴在奶奶的耳边说一阵。

  晚饭后,妈妈正在沙发上看书,女儿又跑到妈妈的跟前,凑到耳边说了一阵悄悄话。女儿说完后,非常兴奋地问:“妈妈,你听明白了吗?”妈妈摇摇头说:“没有,你说的什么?”于是,女儿继续在耳边说。妈妈还是没听到,就回头看了女儿一眼,这时,妈妈发现,女儿只是嘴唇在懂,根本就没有发出任何声音来。

  女儿“说”完后,又问道:“妈妈,你听明白了吗?”这位妈妈很有智慧,她知道,如果自己再说“没听明白”的话,女儿一定还会继续说这种悄悄话。于是,妈妈点点头,非常认真地说:“嗯,听明白了!”这时,女儿满意地一蹦一跳地走开了。

敏感期分析

  随着孩子对语言使用次数的增多,他会发现语言有很多种表达方式,既可以在很多人面前大声喊叫,也可以在两个人之间悄悄地说。所以,孩子就会通过这种无声的语言来感受语言的魅力。其实,“说”悄悄话也是孩子语言敏感期的一种特殊表现。

引导小妙招

1.要欣赏并配合孩子

   一位母亲曾讲道,有一段时间,她的儿子经常趴在她的耳边说悄悄话:“妈妈,我要跟你说悄悄话!”之后,她只能听到儿子的最后一句话:“你明白了吗?”或是“你知道了吗?”这时,她就会非常高兴地说:“明白了!”或是“知道了!”这样孩子才会满意。

   其实,这位母亲就是在欣赏孩子的行为,而且她也配合了孩子,与孩子一起来想象。作为父母,千万不要忽略了配合的作用,其实这能让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而且也会促进孩子思维、想象力的提高。相反,如果父母不配合,还呵斥孩子的话,孩子的“悄悄话”敏感期就会很快消失,当然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也会受到影响。

2.利用悄悄话引导孩子想象、表达

   当父母了解了孩子的“悄悄话”敏感期后,也可以利用孩子的这个悄悄话来引导孩子想象,进而更多地表达自己,从而增进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

   有这样一位爸爸,之前他的儿子已经跟他说了太多的悄悄话了,每次都问“听到了吗”、“明白了吗”等等,而这位爸爸也非常配合,于是就说“听到了”、“明白了”。然后,悄悄话就算结束了。

   一天晚上,儿子又凑到爸爸的耳边“说”悄悄话,说完之后,又问:“爸爸,你听到了吗?”这一次,爸爸想改变一下说法,看儿子怎样应对。于是,爸爸郑重其事地说:“爸爸听到了,你是不是说你非常爱爸爸呀!”

   听到爸爸说的跟以前不一样,先是一愣,然后就很兴奋地样子。然后,他又趴在爸爸的耳边继续讲悄悄话。这一次跟以前很不一样,儿子的悄悄话已经有声音了。这位爸爸清清楚楚地听到儿子在说:“爸爸,我很爱你!”

   这时,爸爸也凑到儿子的耳边说:“儿子,爸爸也很爱你!”

   爸爸这样的举动一下子就把儿子的兴奋点给调动起来了。于是,儿子再一次趴在爸爸耳边说起了悄悄话:“我还很爱妈妈,也很爱爷爷、奶奶,也很爱姥姥、老爷,也很爱老师,也很爱小朋友……”这次,儿子的悄悄话讲了好一会儿。

   就这样,儿子真的学会了说悄悄话。很长一段时间,儿子都是这样兴奋地与爸爸,还有妈妈说这样的悄悄话。而且,儿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升了很多。

   可见,如果父母能利用好孩子讲悄悄话这个敏感期,并用自己的爱心与耐心与孩子一起讲,一起成长,孩子一定会非常开心,非常健康,也能够体会到悄悄话所带来的巨大快乐。当然,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3.主动与孩子讲悄悄话

   当然,作为父母,也可以主动与孩子讲有声的悄悄话,这种说话方式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而且孩子也会愿意以同样的方式与父母交流。这样,孩子也会在悄悄话中与父母沟通情感,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更能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6.接电话:拿起电话,一口气说完“请问你找谁?好的,再见!”(3—4岁)

——孩子发现语言也会从机器里出来,他会兴奋不已,要引导孩子与电话那边的人进行语言沟通

对三四岁的孩子来说,语言带给了他无穷无尽的乐趣。就在孩子还没有完全结束悄悄话的敏感期时,另一个敏感期——打电话也悄然而至了。在这个敏感期内,孩子会对电话非常感兴趣,因为他发现语言也能从机器里传出来,于是他就会非常兴奋。当电话铃一响时,他就立刻拿起电话,把大人接电话时说的最多的话一股脑地说出来,然后心满意足地挂上电话。

身边小故事

  故事1:

  一家人正在吃晚饭,突然电话铃响了。大人还没来得及去接,3岁半的洋洋就放下碗筷,立即跑向电话,拿起电话就连珠炮似的说:“喂,你好!请问你找谁?好的,好的,拜拜!再见!”说完,就放下了电话。

  然后,他又回到饭桌前,高高兴兴地吃起饭来,样子就像是一个打了胜仗的大将军。

  

  故事2:

   苗苗今年3岁了,她只要一听到电话响,就必须要接。即使爸爸妈妈接起电话来,苗苗也一定要凑到电话跟前,把耳朵贴在电话上听电话。

   大部分电话都是爸爸妈妈的朋友的,所以,爸爸妈妈不想让这个小家伙捣乱。结果,爸爸或妈妈接电话,苗苗就在旁边又哭又闹。害得不接电话的另一半还得去哄苗苗,可哄得效果也微乎其微。

   看到苗苗这么想接电话,妈妈有点不忍心了,于是就想满足她的愿望。突然,电话铃响了,是妈妈在另外一个房间用无绳电话拨打的主机。这下,可没人跟苗苗抢电话了,她拿起电话来说:“喂,你好!请问你找谁?”当听到是妈妈的声音,苗苗乐坏了。于是,她们母女俩煲起了电话粥。

   妈妈发现,电话那头的苗苗几次忍不住欢快的心情,发出了银铃般的阵阵笑声。当然,妈妈听到后,也感觉到了无比的快乐。用她自己的话说,“就仿佛看到了笑得像美丽的花朵一样的苗苗!”

敏感期分析

  在这个敏感期,很多孩子都会对接电话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一旦他听到铃声响,就会飞奔到电话旁,拿起电话:“请问找谁?再见,拜拜。”然后就挂断电话,根本就不关心电话那头是谁,想说什么,因为兴奋的孩子都不给对方说话的机会。对孩子来说,这是十分正常的,这也是在探索语言。当然,有的孩子也会跟电话里的人聊上几句,如果是熟人,比如像故事2中,是妈妈打来的电话,那孩子可能就会非常享受与妈妈在电话中聊天的那段时光。

引导小妙招

1.正确看待孩子接电话

   电话里也能传出语言来,当孩子发现这个情形后,就会为这个奇妙的发现兴奋不已。所以,他就会非常喜欢接电话,但因为孩子并不懂得怎样与电话那端的人进行沟通,对于接电话的话过程和礼仪并不了解,只是模仿父母或成人接电话时说的最多的话,所以才会闹出连珠炮一样地把他所知道的话都说出来。对于这一点,父母一定要正确看待。即使因为孩子的行为错过了非常重要的电话,父母也不应该冲孩子发火,而应该欣赏孩子的这种行为,并考虑自己应该怎样教孩子学会接打电话。

2.教孩子正确接电话的方法

当然,作为父母,有责任把正确地接电话的常识教给孩子,然后再有意识地去引导孩子接电话,让孩子学会与电话那头的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其实,这也是在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孩子以后的交往、沟通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帮助。

3.尝试教孩子打电话

教孩子学会正确接电话后,父母也可以有意识地教孩子学习打电话,一方面是让孩子充分享受这个敏感期带给他的快乐,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他与人沟通的能力。比如,可以让孩子跟爷爷奶奶打电话,问候一下老人,也是对老人想念孙子的一种弥补;对儿女来说,这也是对老人尽孝。当爸爸或妈妈加班晚回家时,另外一半也可以让孩子打电话问问情况,这对于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是大有裨益的。

  

7.口吃: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发展(3—4岁)

——别着急,别批评,要和蔼地让孩子慢点说,耐心引导孩子表达

  还是在孩子三四岁的年龄,很多父母就会发现孩子有时候会表现出“口吃”的行为,孩子说话结结巴巴,有话说也不出来,越是着急就越说不出来。其实,孩子这种表现并不是真正的口吃。遗憾的是,很多父母对此并不了解,往往会非常严厉地批评孩子。结果,孩子的“口吃”现象就会越发严重,甚至最后真的成为口吃。

身边小故事

  故事1:

  一天中午,4岁的楠楠从楼下跑到自己家的房间,然后大声喊:“妈妈,妈妈——”

  妈妈听到楠楠的声音,赶紧从厨房跑出来,问道:“楠楠,怎么了?”

  楠楠非常看上去有点着急,又有点兴奋,她说:“我……我……告诉……你,一……一个……事……”

  看到平时说话好好的楠楠一下“口吃”了,妈妈很是着急,于是大声说道:“别着急,别结巴,好好给我说话!”

  楠楠没有意识到自己“口吃”,看到妈妈凶巴巴的样子,就更着急了,结果,她到嘴边的话怎么也说不出来了。

  

  故事2:

  星期六晚上,3岁半的雯雯一直很兴奋,都快22:00了,她还没有要睡觉的意思。于是,妈妈就哄雯雯,说:“雯雯,不早了,别闹了,赶紧上床睡觉吧!”

  雯雯有点不情愿,但还是爬上了自己的小床。妈妈坐在雯雯身边,轻轻地拍打她入睡。突然,雯雯好像想起了什么事情,一下变得很激动,她按捺不住心中的兴奋说:“妈妈,明……明天……”

  妈妈知道,这是孩子语言敏感期的一种特殊表现,所以也就不着急,而且安慰雯雯说:“别着急,慢慢说!”可是,雯雯还“口吃”,想说的话就是表达不出来。

  这时,妈妈突然想起了什么,她赶忙说:“雯雯,你是不是想说:‘明天你想让妈妈带你去动物园’呀?”听妈妈这么一说,雯雯也说出来了:“是,妈妈,去动物看大老虎!”

敏感期分析

  一般来说,孩子在两岁左右时,只能说200来个词,但到3岁时,他的语言发展非常快,能讲的词汇猛增到900个,能够使用主语、动词、形容词等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了;到4岁时,就增加到了1600个左右,就能和他人比较随意地交谈,在语言质量方面也有较大提高。所以说,三四岁的孩子,在语言方面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尽管如此,这个时候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仍处在流畅表达的初期,想说的话有时候并不能很容易地完全表达出来,因为他并不能迅速选择与他想法相匹配的词汇。

  另外,三四岁的孩子已经开始有了逻辑思维能力,随着他们语言能力的提升与发展,他们希望用更好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但这个时候,孩子的语言储备却往往还是跟不上他们思想的发展速度。换句话说,就是孩子的语言和思维常常会脱节,于是就会以“口吃”的形式表现出来。当然,如果孩子比较兴奋,又急于表达自己的时候,也会出现“口吃”的现象。其实,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身上出现的“口吃”现象并不是真正的口吃。随着他的成长,当他掌握的词汇量足以表达他的想法和思维时,“口吃”的现象就会消失。

引导小妙招

1.不要讥笑、斥责孩子

当父母面对孩子暂时的“口吃”现象时,千万不要讥笑、斥责孩子,更不能打骂或是惩罚孩子,就像故事1中的那位妈妈,凶巴巴的样子会把孩子吓坏,当然就更表达不出来了。即使是父母下意识地要求孩子“好好说,别结巴”也是不可取的,这也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让孩子产生更强的紧张和胆怯情绪,从而加剧孩子的“口吃”程度。

2.有耐心,鼓励孩子慢慢说

   当孩子“口吃”时,父母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要把关注点放在孩子“话说得怎么样”上,而是鼓励孩子慢慢说,别着急。就像故事2中的那位妈妈一样,甚至可以帮孩子把他想说的话说出来,以缓解孩子的表达压力。也就是说,在必要的时候,父母可以用完整的话表达出孩子的意思,也可以重复说这句话,一方面是表示对孩子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是在教孩子如何正确的表达。

3.放低自己对孩子的要求

   在孩子有“口吃”现象发生的一段特殊时期内,父母应该注意放低自己对孩子的要求,给孩子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语言环境,比如,可以经常与孩子一起朗诵童谣,教孩子一些健康向上的顺口溜等;孩子一时说不上来时,父母可以给孩子一个微笑,一个安慰或是一个提醒,从而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特殊的敏感期。

4.要学会等待孩子表达

  一位父亲曾说:“我女儿出现‘口吃’的现象时,最初我不明白她想说什么,我就会耐心地等待,直到她经过几次‘口吃’,终于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后,我会蹲下来,看着女儿的眼睛,慢慢地重复一次她刚才说过的话,然后再让她自己慢慢再说一次。有时候女儿不会表达或者表达的意思不对时,我就会告诉她正确的词语,让她再重复一次。就这样经过几次训练之后,女儿对于自己的‘口吃’问题并没有感觉到不对,心理上也没有受到什么伤害,而且词汇量也相应地增加了很多。”

  可见,这是一位有智慧的父亲,他学会了等待,这一点,也值得很多父母来学习。所以,父母要摆正心态,不急不躁,要有“只知耕耘、不问收获”的精神,说不定,正是由于自己的这种心态,你会在不经意间发现,孩子的“口吃”现象早已经无影无踪了。

5.有意识地提醒孩子慢慢说

  父母也可以微笑着提醒孩子慢慢说,甚至可以引导孩子慢慢说,也就是说,父母面对孩子“口吃”时,自己先慢慢说话,给孩子以提醒。这样,孩子就会有意识地放慢自己的快速语调,放慢速度说话,他想说的话也就能表达出来了。

6.对孩子的持续口吃现象不要掉以轻心

  一般来说,孩子这个时期的“口吃”现象是语言敏感期的一种特殊表现,不需要治疗。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如果这种现象因为某些因素而持续下去的话,就比较容易成为口吃,所以,父母也不要掉以轻心。如果觉得有必要,就去正规医院去做诊疗,弄清楚是心理原因还是生理原因,然后对症下药,配合治疗,以免影响孩子语言能力的健康发展。

  

8.哭泣:孩子用哭泣表达心中的感受或想法(3—6岁)

——引导孩子用语言代替哭泣,从而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3—6岁的孩子,本来是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心中的感受或想法的,但如果父母不对孩子进行引导,孩子一般会选择用哭泣的方式来吸引父母或其他成人的注意,以此来表达他的需求或感受。这时,父母应该引导孩子用语言代替哭泣,表达他的心声。当然,父母也不可以引导孩子感受委屈,比如,孩子喝粥烫着了嘴巴,父母就不应该把责任推给粥,否则,孩子就会感到委屈,进而以哭泣来表达。

身边小故事

  故事1:

  一个3岁的男孩在客厅里兴致勃勃地玩一个玻璃球,让玻璃球在地板上滚来滚去。可能是因为推动玻璃球的力气大了点,玻璃球滚出好远,而且滚到了长沙发的底下去了。他

  男孩伸手去摸,摸了好一会儿,也没有摸到。于是,他就哭了起来,而且还用手指着沙发底下,想以此来吸引妈妈的注意力,让妈妈把玻璃球给他找出来。

  可是,妈妈正在厨房忙着做饭,也许是孩子的哭声把妈妈惹烦了。她来到客厅,也不看孩子有什么需求,就朝着孩子的屁股拍了两巴掌,而且还非常严厉地对孩子说:“让你哭,有什么好哭的!”结果,孩子的哭声更大了。

  故事2:

  有一次,5岁的雨霏与爸爸一起逛商场,就要离开时,雨霏拉住了爸爸的衣襟,恳求地说:“爸爸,我再玩一会儿。”雨霏并不是贪玩的孩子,只是她被柜台里漂亮的玩具吸引住了,她的眼睛里全是想要得到的渴望。

  可是爸爸却装作没看出女儿的心思,女儿如果不说出来她想要什么,他决定不去主动买给她。他认为,女儿想要什么,应该有勇气表达出来,而不应该唯唯诺诺。

  过了一会儿,爸爸看雨霏什么也不说,就拉她要走。这时,雨霏委屈地哭了。但爸爸并没有被雨霏的哭声吓倒,反而平静地对她说:“雨霏,你想要什么呀?你只要说出来,爸爸就给你买!”

  雨霏终于忍不住了,她带着哭腔说:“爸爸,我……我想买一样……东西。”

  爸爸说:“买什么?说话不要吞吞吐吐的,想要什么就大胆地说出来。”最后,雨霏鼓起勇气说:“我想买一个玩具娃娃!”于是,雨霏得到了那个洋娃娃。这件事以后,雨霏无论对有什么要求,有什么委屈,她都不用哭表达了,而会直接用语言表达出来。

敏感期分析

  在语言敏感期,有时候孩子会以哭泣的方式表达自己心中的委屈,或是某种需求。父母应该读懂孩子的表达方式,并试着去让孩子用语言表达来代替哭泣。

  像故事1中的那位妈妈,不问青红皂白就把孩子打一顿的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但遗憾的是,这样的做法在今天的家庭教育中非常常见。其实,这对孩子幼小的心灵是一种严重的伤害,甚至会扭曲孩子的性格,抑制孩子智力的发展。

  故事2中的爸爸就是引导孩子用语言代替哭泣表达自己的最好案例,这可以给父母以启示。所以,父母应该正确面对孩子的敏感期,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引导小妙招

1.不要把责任推给无辜者

   当孩子因为某种意外状况而觉得自己委屈,并用哭泣来表达的时候,父母一定要理智,千万不可以把责任推给无辜者。

   这样的场景可能在生活中经常见到:一个孩子在路上走路或跑,不小心被石头绊倒了,可能孩子还没来得及或根本就没想到哭泣时,父母就在后面马上跑过来,赶紧把孩子扶起来,嘴里还振振有词:“该死的石头,坏石头,把我们家宝宝绊倒了,宝宝不哭,我们把石头扔掉!”本来孩子没哭,在听完父母这一顿说词后,孩子竟然委屈地哭了。

   其实,这就是父母把责任推给了无辜的石头,这是父母误导孩子思维方式的一种表现。在孩子学习语言的敏感期,他不但要学习食物的名称等具体的知识,还要学习一些逻辑、因果关系等抽象的知识。上面的这个故事,父母就向孩子传达了一个错误的因果关系。孩子被石头绊倒了,这本是孩子自己的错误,与石头无关,而且孩子也没有想找石头算账。可是,“聪明”的父母却自以为是地把责任推给了石头,还说了那么多话。在这种情况下,孩子自然会感到很委屈,于是就会用“哭泣”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委屈”。

2.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

   作为父母,在孩子的语言敏感期内,要教孩子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而不是用哭泣引起别人的注意。其实,在语言敏感期,孩子学到的不仅是语言表达,还应该学会思维方式。当然,这就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对孩子加强引导。

   有一位妈妈很有智慧,她懂得引导孩子用语言代替哭泣来表达自己。当她的儿子刚学会说话时,就常常用哭泣来代替语言表达,于是她就注意引导孩子。

   有一次,这位妈妈买了一些非常好吃的蛋糕。当孩子吃完妈妈给他的那块蛋糕后,就用手指着盛蛋糕的盒子哭。妈妈知道他想做什么,但还是故意问他:“你想要什么?告诉妈妈,妈妈就给你拿!”结果,孩子带着哭腔说了两个字:“蛋糕!”

   妈妈非常耐心而又温和地说:“别哭了,你说:‘妈妈,我想吃蛋糕!’妈妈就拿给你吃!”孩子不哭了,奶声奶气地说:“妈妈,我想吃蛋糕!”于是,妈妈就又给孩子拿了一块蛋糕,孩子如愿以偿,呵呵地笑了……

   后来有一次,晚饭后爸爸在书房看书,妈妈在卧室织毛衣,儿子独自在客厅里玩耍,突然停电了,屋子里一团漆黑。让妈妈感到惊奇的是,孩子竟然没有哭,反而大声说:“妈妈,快来,我怕……”

   其实,这个男孩面对黑暗的屋子,能够表达自己,不哭泣,与妈妈的引导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在平时的生活中,孩子已经养成了这样的思维方式,那就是:先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感受,或是用语言向父母寻求帮助,在表露自己的情绪,或是根本就不用表露。

   作为父母,一定要抓住孩子学习语言的敏感期,引导孩子学会表达,而不能任由孩子用哭泣来发泄自己的情绪。

3.随时提醒自己引导孩子

   父母大都很心疼自己的孩子,一旦孩子哭得很委屈时,父母尤其是母亲的心可能都在颤。越是这种时候,就越应该提醒自己,要理智,要正确地引导孩子学习语言表达。

  

章节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章节 X

第1章 前言 第2章 目录语言敏感期(0—6岁) 第3章 秩序敏感期(0—4岁) 第4章 感官敏感期(0—6岁) 第5章 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1.5—4岁) 第6章 动作敏感期(0—6岁) 第7章 社会规范敏感期(0—6岁) 第8章 书写与阅读敏感期(3.5—5.5岁) 第9章 文化敏感期(6岁以上) 第10章 (第一节)语言敏感期(0—6岁) 第11章 (第二节)秩序敏感期(0—4岁) vip 第12章 (第三节)感官敏感期(0—6岁) vip 第13章 (第四节)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1.5—4岁) vip 第14章 (第五节)动作敏感期(0—6岁) vip 第15章 (第六节)社会规范敏感期(0—6岁) vip 第16章 (第七节)书写与阅读敏感期(3.5—5.5岁) vip 第17章 (第八节)文化敏感期(6岁以上) vip

相关推荐: